
敗醬別名“苦菜”,其味辛、苦,性微寒。歸肝、胃、大腸經(jīng)。本品有清熱解毒化濕、涼血化瘀排膿的功效,可消除局部炎癥,改善病變部位微循環(huán),促進(jìn)潰瘍修復(fù)。主治闌尾炎,肺膿瘍,結(jié)膜炎,黃疸型肝炎,濕熱型痢疾,帶狀孢疹等疾病。
除作藥用外,敗醬也是一種野菜,其嫩根和葉皆可食用,是一種藥食兩用的植物?,F(xiàn)介紹敗醬草的治病驗(yàn)方如下,以供參考。
1、闌尾炎:鮮敗醬60~120克,豆腐適量(或薏苡仁15~30克),水煎,每3小時服1次。
2、胃、十二指腸潰瘍:鮮敗醬120克,豬小腸適量,水燉服。
3、產(chǎn)后傷風(fēng):鮮敗醬30克,水煎配雞蛋2個,共燉,日服2次。
4、黃疸:敗醬60~90克,水煎去渣,加入豆腐2~3塊,再煮半小時,分1~2次服完,連服3天。
5、風(fēng)火牙痛:將適量燙漂后的敗醬嫩莖葉煮沸,打入雞、鴨蛋各1個,熟后加入生茶油1湯匙,日服1~2次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