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健康科普
端午節(jié)即將來臨,福州風俗中有哪些關于健康的內容你了解嗎?一起來聽聽福建省人民醫(yī)院傳統(tǒng)內科林國清副主任醫(yī)師怎么說。
“穿肚爿”
肚爿即肚兜,穿肚爿是漢族重要的穿著習俗之一。過去大人小孩穿上肚爿,能保護人體胸腹這一重要部位不受風寒。大人還利用“肚爿袋”存放錢票,防止被偷。
福州傳統(tǒng)觀念認為,過了端午才算真正入夏。福州諺云:“未食五月粽,寒衣勿會得攏”,就是說端午節(jié)前天氣多變,時熱時冷,不要急于收冬衣。福州百姓通常到端午節(jié)后,才換上夏裝、鋪涼席、沖涼、游泳等。
福州的肚爿,中老年人多白、藍色;小孩則男綠女紅。肚爿是外婆送給外孫(女)節(jié)日禮物,從端午節(jié)起,小孩就可以穿肚兜奔走嬉戲了。
“喝午時茶”
喝“午時茶”也是福州人過端午的一大特色。端午當天,人們習慣采摘正午時候的中草藥,包括薄荷、山楂、桑葉、陳皮、藿香、魚腥草等制成茶飲。炎炎夏日飲上一杯,具有防暑降溫等保健功效。
“懸蒲艾”
福州諺語:“清明插柳,端午懸蒲” 。
五月仲夏,天氣燥熱,人易生?。患由仙呦x滋生,易咬傷人。在先秦時代,五月被視為毒月,五日被視為惡日。相傳這天邪佞當道,五毒并出,荼害人間。因此,古人便把五月五日作為防疫節(jié),以躲避瘟魔毒物的糾纏。
“掛香包”
閩都舊俗五月初五這天,大人小孩都用五色絲系在手臂,稱為“長命縷”,又名“續(xù)命縷”,相傳可以避蛇,也有辟邪、延年之意。后來,系五彩絲逐漸演變出掛香包、編五彩粽的習俗。到了端午節(jié)這天,大人將香包或五彩粽掛在小孩腰間,香氣四溢,具有驅蟲辟邪、避瘟防病之功能。
“香包”以五色碎錦作囊,里面放有茱萸、雄黃、艾葉、冰片、藿香、蒼術等藥材或其他香料,有長方、正方、三角等形狀。五彩粽則以五色絲線纏繞紙粽而成,內裝樟腦丸。
閩ICP備09043133號
公網安備 35010302000129號 網站建設:一九網絡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