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中醫(yī)護理
天都塌了!寶寶又發(fā)燒了!
熱鍋上的“媽”蟻可以做些啥?
寶媽們,你們懂的!孩子的體溫系著寶媽們的心跳!寶貝一發(fā)燒,媽媽坐不住。我是福建中醫(yī)藥大學附屬人民醫(yī)院兒科護士,同樣也是一枚寶媽,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一個特別實用的育兒技能:寶寶發(fā)熱時的中醫(yī)推拿療法。
為什么推拿能退燒?中醫(yī)這樣說:
在中醫(yī)看來,寶寶發(fā)燒是因為"外邪入侵",身體正氣在抵抗外邪時產生的反應。通過推拿特定的穴位,可以幫助:
?? 疏通經絡,讓邪熱有出路
?? 調節(jié)陰陽平衡
?? 激發(fā)寶寶自身的抗病能力
西醫(yī)研究也發(fā)現(xiàn),推拿能促進血液循環(huán),幫助散熱,還能安撫寶寶情緒呢!
5個超有效的退燒推拿手法(附詳細圖解)
○清天河水(最適合38.5℃以下發(fā)熱)
位置:前臂內側正中,從手腕橫紋到肘橫紋
手法:
1. 讓寶寶掌心向上
2. 用食指、中指指腹從腕橫紋推向肘橫紋
3. 頻率:150-200次/分鐘
4. 時間:5-10分鐘
作用:相當于"小兒退燒藥",清熱不傷正氣
○ 揉大椎(快速退熱要穴)
位置:低頭時脖子后最突出的骨頭下方
手法:
1. 用拇指指腹按揉
2. 力度適中,以寶寶不抗拒為宜
3. 時間:1-2分鐘
最佳時機:剛發(fā)現(xiàn)發(fā)熱時立刻揉效果最好
○退六腑(高熱時必用)
位置:前臂尺側,從肘橫紋到腕橫紋
手法:
1. 寶寶掌心向下
2. 用拇指指腹從肘推向腕
3. 頻率:120-150次/分鐘
4. 時間:3-5分鐘
注意:此手法清熱力度強,不宜久用
○ 推脊柱(幫助全身退熱)
手法:
1. 寶寶俯臥或趴在媽媽腿上
2. 用食指、中指指腹從大椎穴向下
直推到尾骨
3. 頻率:60-80次/分鐘
4. 次數(shù):推100-300次

○開天門(安撫+輔助退熱)
位置:兩眉中間至前發(fā)際線
手法:
1. 用兩拇指交替從眉心推向發(fā)際
2. 動作輕柔緩慢
3. 次數(shù):30-50次
特別適合:發(fā)熱伴有煩躁哭鬧的寶寶
為什么只是有些媽媽發(fā)現(xiàn)效果好呢?因為這些媽媽們做對了這6件事:
1. 推拿時機:最好在發(fā)熱初期開始,如果孩子接受可以每4小時一次
2. 環(huán)境準備:保持室溫25℃左右,避開風口
3. 介質選擇:可以用嬰兒油或清水,夏天可用薄荷水(稀釋后)、紫草油
4. 禁忌情況:
- 高熱驚厥時
- 皮膚有破損
- 寶寶極度抗拒時
5. 補水很重要:推拿前后都要給寶寶喝溫水
6. 觀察反應:如果推拿30分鐘后體溫不降反升,應及時就醫(yī)
寶媽最關心的問題解答
Q1:推拿后體溫暫時升高正常嗎?
A:有些寶寶會出現(xiàn)"推拿后熱",這是正氣抗邪的表現(xiàn),一般0.5-1小時會自行消退,可以多喂水觀察。
Q2:能配合退燒藥使用嗎?
A:可以!推拿和藥物不沖突。建議:
- 38.5℃以下:先推拿觀察
- 38.5℃以上:推拿+藥物雙管齊下
Q3:多大寶寶適合推拿退燒?
A:6個月以上效果最好,3歲以下手法要特別輕柔。
Q4:可以預防性推拿嗎?
A:可以!在流感季節(jié),每周2-3次保健推拿能增強抵抗力。
避坑指南:這些退燒誤區(qū)要避開!
? 捂汗退燒(越捂體溫越高)
? 冰敷降溫(可能引起寒戰(zhàn))
? 一發(fā)熱就吃抗生素(對病毒性感冒無效)
? 只關注體溫不觀察精神狀態(tài)(精神差要立即就醫(yī))
護士寶媽的貼心建議
1. 建議寶媽們平時就練習這些手法,關鍵時刻不慌張
2. 準備一個"退熱推拿包":嬰兒油、體溫計、喂藥器、退熱貼
3. 記住就醫(yī)信號:
- 3個月以下發(fā)熱
- 發(fā)熱超過3天
- 出現(xiàn)皮疹、嘔吐、抽搐
- 精神萎靡或異常煩躁
閩ICP備09043133號
公網安備 35010302000129號 網站建設:一九網絡










